BI工具怎么选?
2021-01-04 16:53:03
次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企业的数据量呈现出指数级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数据让传统的数据分析工具,例如EXCEL,变得难以满足商业需求。于是BI工具成为了企业在商业数据分析中新的选择。
BI又叫做商务智能,可以将企业中的所有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快速准确地提供报表并提出决策依据,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业务经营决策。
BI工具是好东西,但目前市场上的BI工具种类繁多,特点差异性大。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BI工具,如何才能选择到尽可能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BI工具却是一件让人犯难的事情。
目前市面上的BI工具大致可分为传统BI以及敏捷BI。
传统BI通常指企业内部大而全的统一报表或分析平台,重在于数据平台搭建,提供报表服务,以IT为主导,一般面向IT研发人员,多集中在企业的技术部门,通常包含丰富的功能模块,比较适合于打造一体化的大而全的统一平台。代表性的BI工具如 IBM的Congos,Oracle的OBIEE等。
传统BI的前端为静态类报表,业务人员不能直接调整报表;业务需求变更时,需由技术人员配合变更。在部分场景下,如月度财务会计场景,这类静态报表在效率和准确性上具有优势,但在动态业务场景下,静态报表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数据分析的需求。
传统BI的特点:
- 部署开发周期较长,需进行整体的架构设计,各个模块均需进行技术开发。
- 报表较刚性固定,多为固定的周期性的监控类报表或上送特定管理部门的固定格式报表
- 开发新需求耗时长
- IT部门负担较重
敏捷BI重在于数据分析,以业务分析为主导,面向的是不具备IT背景的业务分析人员。与传统BI相比更灵活且易于使用,而且一定程度上摆脱对IT部门的大幅度依赖。不同于以往“IT主导的报表模式”,转而向“业务主导的自助分析模式”。代表性的敏捷BI工具如Salesforce的Tableau、微软的Power BI、美林数据的TempoBI等。
敏捷BI为业务人员提供探索式分析与自助图表工具。在已有的数据指标和维度不能够满足业务分析的需求,传统BI往往无能为力;而业务人员使用敏捷BI,可以通过拖拽的方式,自定义新的指标和维度,进行探索式分析。这一过程不需要技术人员长期参与,大大缩短了业务人员与数据之间的距离。在海量存储和高效查询的技术支撑下,敏捷BI可以利用自助图表实时展现自定义指标,从而快速满足业务需求。
敏捷BI特点:
- 提供便于交互分析可视化界面
- 支持多种数据源,不仅是IT提供的,还包括其他零散的Excel、CSV线下数据源
- 可以承载更多更细的数据,并可快速响应用户的探索需求
- 可以在内部分享和查看报表
- 可以衔接大数据平台,具备大数据前端分析展现特性
无论是传统BI还是敏捷BI都在往智能化BI的方向发展。利用自然语言理解进行自然语句查询、利用知识图谱实现业务预警、利用专家系统提供业务咨询成为商务智能新的发展方向。相比传统BI,敏捷BI投入成本更低、更加平民化、更加易于操作,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客户能以较低的投入实现专业的数据分析服务,帮助企业用户快速准确地洞悉数据背后隐藏的商业价值,因此成为了当前BI工具的选择趋势。
要选择合适的BI工具,首先要了解BI工具的特性和特点,使用时能否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关于BI产品特性,主要关注的是这几个方面:
是否有丰富的数据接入形式
BI工具不仅要有支持如oracle、mysql、达梦等国内外常见的数据库,还要支持类似文件数据或者网络接口数据。
是否有良好的拓展性和可靠性
企业数据量较小时,用单机存储和分析就可以,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单机扩展为多机,需要实现系统的线性扩展,并保持良好的系统稳定性。
是否具有优秀的数据处理能力
数字信息时代,企业所产生的数据正在以指数级增长,对于BI工具的数据处理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所有BI工具不仅要能够处理一般数据量时数据展示,还要实现千万、亿级甚至更大数据量数据的秒级响应。
产品迭代能力是否出色
产品迭代速率对于企业级工具也是一个重要考察因素。市场需求调整日益加快,技术更迭也日新月异,产品功能与性能的升级周期越来越短。只有产品自身及时更新才能满足市场以及客户的需求。
是否有完善的帮助体系
敏捷BI的特点之一便是简单易用,用户的学习成本较低,能够在短时间快速上手实现数据分析。但是不同的BI在产品交互、操作逻辑上不尽相同。而且再易用的产品,一旦功能庞大,学习成本就不可避免的会上升。那么完善的学习手册、教学视频,以及帮助通道将大幅度降低学习的难度与时间。
BI工具的选型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特性,除此之外,也要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考虑体验效果等方面的标准。总体来看,选择产品功能完善、产品能力突出、服务体系健全的BI工具,才是最适合企业的。